身边有许多喜欢心理学的朋友,学了很久的心理学,报读各种心理学课程,想从事心理学相关工作。不过,学了心理学,除了心理咨询以外难道没有其他工作适用?心理学知识能运用到其他地方吗?

01

最近和一个朋友吃饭聊天,她大学就读的专业是应用心理学。她的一位同学后来去做了HR。

因为他们发现除了心理咨询以外,学习心理学的另一条出路可以从事HR的工作。因为人力资源所运用到的人际关系、人际沟通等都和心理学息息相关。“HR”是直接从事与“人”相关的工作,如果没有洞察人性的能力,不能了解员工的内心,HR的工作怎么会做好呢?所以可想而知在工作之余,补充心理学的知识有多重要。

在处理员工关系时需要用到同理心以及理解人应对压力、挫折的情绪和能力;招聘时需要用到心理学的测评、性格评估和观察人的身体语言;针对面试候选人,面试官也会掉进一个坑里,那是知觉的误差,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的影响,需要克服。”

02

 

可能有些人不太喜欢做HR,觉得天天与人沟通是个烦人的事。喜欢与静物打交道,天天埋在数字堆里。

 

心理学的模块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存在叫心理测量

 

收集一堆数字和资料,用高等数学做建模、做测评,在一堆数据中发现用户生活习惯、情感情绪特征,从静物看“动物”。这类工作被称作数据分析。

 

全球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称:“数据,已经渗透到当今每一个行业和业务职能领域,成为重要的生产因素。”

 

心理学引入统计学,将人类的心理现象看做随机性现象(在同一条件下产生了不同结果),用心理测量的方法将随机的心理现象数据化、概念化,可以看见、可以测量、可以分析、可以改变。

 

03

 

最近下载了一款APP,天天捧在手心里玩,从页面到使用过程都让我感到无比舒服。想来此款APP的用户体验设计师很懂用户。

一个职位是产品经理的学员表示很想学心理学知识。他表示并不是要转行做心理咨询,只是希望更了解用户的心理,能设计出更加美观和舒服的界面让用户使用起来“欲罢不能”。

 

“用户体验”的概念最初由认知心理学唐纳德·诺曼提出,随着所谓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尤其是互联网浪潮的兴起和不断革新,用户体验研究开始进入各行各业并越来越为人所熟知o情绪和情感是人类生活中最重要的现象之一,是任何一种体验的核心和本质,它与认知、记忆等一些心理过程交互影响着人类的行为和体验。

 

04

 

大家身边应该多多少少都会有狂买保健品的老人,几万几十万的买,儿女、亲戚好说歹说,想遏制住这种消费,老人完全听不进。天天往保健品销售门店跑,销售员说的话几乎奉为圣旨。老人对销售员比对自己的儿子女儿还要好,销售员用了什么魔法把大家的爸妈都骗走了?

 

现年87岁的浙江大学退休心理学教授曾花40万元买保健品。“老年人买保健品上当受骗,从心理学分析,主要是因为期待心理、恐惧心理、从众心理、名人效应几方面,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老年人太孤独了。”老教授表示。 

 

期待心理:又称期待效应。是一个心理学的概念,通常是指在人际交往中,一方充沛的感情和较高的期望可以引起另一方微妙而深刻的变化。

 

恐惧心理:是指对某些事物或特殊情境产生比较强烈的害怕情绪。

 

从众心理:即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而实验表明只有很少的人保持了独立性,没有被从众,所以从众心理是部分个体普遍所有的心理现象。

 

名人效应:是名人的出现所达成的引人注意、强化事物、扩大影响的效应,或人们模仿名人的心理现象的统称。名人效应已经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产生深远影响,比如名人代言广告能够刺激消费,名人出席慈善活动能够带动社会关怀弱者等等。简单的说名人效应相当于一种品牌效应,它可以带动人群,它的效应可以如同疯狂的追星族那么强大。

今天,一些销售不再是激进的推销产品,而更像是细雨润无声地侵入到人们的心理,了解人们的心理痛点,告诉你你需要什么。

 

05

 

如果你想从事心理学相关工作,不妨重新审视下心理学与自己工作的关系,财务与经济心理学,工业与工程心理学导游与旅游心理学、设计与艺术心理学、高层与管理心理学。有没有发现其实所有的工作都与心理学有那么点关系。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现象、精神功能和行为的科学。所以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心理学。法院、学校、医院、企业哪哪都有人,有人的地方就需要心理学。

 

如果你也碰巧从事HR、数据分析、设计、销售或者其他任何工作,你是否曾经将心理学的知识运用到工作中?心理学帮助你解决了哪些问题?你是否慢慢发现了心理学的巨大魅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