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75人加入学习
(0人评价)
初级人力《经济基础》题库
价格 ¥ 1980.00
该课程属于 2021年初级人力资源管理师-证业两全班 请加入后再学习

1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关系说明 它们是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   

2 现实生活中,价值规律对市场中的商品生产和交换活动的支配作用主要是通过 价格运动 表现出来。 

3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商品的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决定的。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以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为标准计算的,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称为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4 商品的本质属性价值商品所特有的本质属性和社会属性也是 价值 。 

5 商品是 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6 使用价值是商品的 自然属性 。  

7 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属性,是由 劳动的二重性 所决定的。 

8 在价值形式的演变过程中,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在与它相交换的一系列商品上,这种商品的价值充分的表现为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凝结。这种价值形式是 扩大的价值形式 。 

9 价值尺度 是货币用来表现和衡量其他商品价值的职能。 

10 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是指货币的 流通手段 。 

11 在现实生活中,价值规律对生产和交换活动的支配作用是通过 商品价格运动 表现出来的。 

12 一切商品中都包含价值与使用价值两个因素,这是因为:(1)凡是没有使用价值的物品,就不会有价值;(2)没有价值的物品,虽然有使用价值也不是商品:(3)使用价值是商品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13 根据马克思的观点,在发达的商品经济中,货币的职能除了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之外,还包括 :(1)储藏手段:(2)支付手段;(3)世界货币。 

14 关于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相互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1)商品使用价值是商品价值的物质承担者;(2)商品生产者和消费者不能同时占有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3)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统一于商品之中,缺一不可(4)没有使用价值的物品也不会有价值。 

15 关于货币职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1)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就是商品的价值;(2)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好似现实的货币;(3)货币中执行流通手段时,不一定是足值的货币(4)充当储藏手段职能的货币,必须是足值的货币。 

16 价格受供求的影响而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的,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而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这是因为:(1)各种商品价格的变动,是以各自的价值为基础的;(2)从商品交换的总体看,价格总体与价值总额大体是相等的;(3)从商品交换的较长时间看,价格与价值是趋于一致的;(4)价格变化不会无限脱离价值,说明价格归根到底受价值制约。 

17 中商品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的作用体现在:(1)调节资源配置和经济活动;(2)刺激生产者改进技术,提供劳动生产率;(3)促使商品生产者者市场竞争中实现优胜劣汰。 

18 关于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说法,正确的是:(1)具体劳动是劳动的自然属性;(2)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3)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4)抽象劳动是劳动的社会属性。

[展开全文]

授课教师

金牌讲师

课程特色

考试(30)

最新学员

学员动态

李俞勋 加入学习
龙欢 完成了 第一章 社会经济制度
龙欢 开始学习 第一章 社会经济制度
龙欢 加入学习
周艳5 加入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