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71人加入学习
(0人评价)
初级人力《经济基础》题库
价格 ¥ 1980.00
该课程属于 2021年初级人力资源管理师-证业两全班 请加入后再学习

1 行政拘留时间为 1日以上,15日以下。 

2 行政主体:指依法享有国家行政权,能以自己的名义作出行政行为,并且独立承担由此产生的法律责任的组织。   

(1)行政主体是享有国家行政权力,从事行政管理活动的组织;
(2)行政主体是能够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权的组织;
(3)行政主体是能够独立对外承担其行为所产生的法律责任的组织;
(4)国家权力机关不能够成为行政主体;
(5)一般的企事业组织和社会团体不能成为行政主体。

行政相对人又称“行政相对方”。指在具体的行政管理法律关系中与行政主体相对应的另一方的当事人,即行政主体的行政行为影响其权益的个人、组织

3 行政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包括:(1)主体: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2)客体 :物质财富、行为和精神财富等;(3)内容:权利义务的总和。 

4 我国行政复议的基本制度有:(1)一级复议制度。对复议不服的,不得再向上复议。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2)书面复议制度
(3)依法复议不调解制度
(4)复议不停止执行制度
(5)被申请人承担举证责任的制度 。
被申请人无法举证,复议机关有权撤销。!!!

我国的行政复议是以书面复议为基本的方式!

行政诉讼法确定由被告行政机关负担举证责任,不得向原告、第三人和证人收集证据!

5 法院不予受理的行政诉讼包括:(1)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2)行政法规、规章或者行政机关规定、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行政机关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3)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行政行为。  

6 行政复议的特征:(1)行政复议是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2)行政复议是以行政争议为处理对象的行为,不解决民事争议和其他争议;(3)行政复议以具体行政行为为审查对象,并附带审查部分抽象行政行为;(4)行政复议是由行政相对人启动的。行政复议,对行政机关来说是行政机关系统内部自我监督的一种重要形式!

人民法院审理的行政案件只限于就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发生的争议。

 8 行政拘留,说法正确的是:(1)适用机关:只能由公安机关决定和执行;(2)适用对象:严重违法治安管理的自然人;(3)不适用对象:精神病患者、不满14周岁的公民以及孕妇或正在哺乳期自己周岁内的婴儿的妇女,同时还不适用于我国的法人以及其他组织。(4)适用时间:1日以上、15日以下;(5)适用程序:须经过传唤、讯问、取证、裁决、执行等程序。 

9 行政许可的特点:(1)行政许可是依申请的具体行政行为;
(2)行政许可是一种授益性行政行为;
(3)行政许可存在的前提是法律的一般禁止;
(4)行政许可一般为要式行政行为。

行政行为的特征:(1)执行法律的行为;
(2)具有一定的裁量性;
(3)实施法律行为时,具有单方意志性;
(4)以国家强制力为保障实施的,带有强制性。
“行政主体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权”属于行政主体的法律特征,非行政行为的特征。 

行政诉讼的特征:(1)行政案件由人民法院统一受理和审理;
(2)人民法院审理的行政案件只限于就行政机关作为的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发生的争议;
(3)行政复议不是行政诉讼的前置阶段或者必经程序;
(4)行政案件的审理方式原则上为开庭审理。

行政诉讼的基本原则: (1)当事人选择复议原则(2)审查行政行为合法性原则(3)行政行为不因诉讼而停止执行原则(4)行政诉讼不适用调解原则(5)司法变更权有限原则(6)被告行政机关举证责任原则。

10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依据行政复议法申请行政复议的有:(1)对行政机关作出的罚款决定不服的;(2)对行政机关作出的扣押财产的决定不服的;(3)已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合法的经营自主权的;(4)认为行政机关违法集资的。 

11 我国行政立法主体有:国务院(行政法规);国务院各部门(部门规章);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地方政府规章);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
较大的市指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以及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

[展开全文]

授课教师

金牌讲师

课程特色

考试(30)

最新学员

学员动态

李俞勋 加入学习
龙欢 完成了 第一章 社会经济制度
龙欢 开始学习 第一章 社会经济制度
龙欢 加入学习
周艳5 加入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