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506人加入学习
(3人评价)
2021年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精讲课
价格 ¥ 1280.00
该课程属于 2021心理咨询师(中科院)-零基础速成直通班 请加入后再学习
  •  
[展开全文]
高安琦 · 2021-01-06 · 该任务已被删除 0

人本主义泛指一种思想体系,它主要强调人的利益、价值,和个人的尊严与自由。人本心理学家一般都同意人具有一种内在的潜能趋向生长和自我实现。人本心理学家试图建立一种主观经验心理学,目的在于探索存在、意志自由、价值观念和人的潜能等问题。人本主义运动在个性与心理治疗领域已做出重要贡献,但,人本主义基本上仍然是一种同存在主义哲学紧密相连的立场或观点,并因此也仍然停留在实验心理学范围以外。观察学习是班杜拉新行为主义理论中的内容。

[展开全文]
姚国钊 · 2021-09-10 · 第六章 人本 0

3.人的心理结构由

潜意识、前意识、意识(精神分析其中一个手段是为了将潜意识意识化)。

4.人格结构:

本我(快乐原则)自我(现实原则)超我(道德原则)

5.人们为了防止冲突引起焦虑。具有防止焦虑的能力--防御机制。

[展开全文]

第三节 测验的信度

信度:同一被试,在不同时间,用同一个

信度评估的方法1

重测信度/稳定性系数——跨时间的一致性

同一测验,同一条件下,对同一被试前后施测两次,求两次得分的相关系数

信度评估的方法2

复本信度 /等值性系数——跨形式的一致性

用两个等值但题目不同的测验,来测量同一群体,求得两个得分的相关系数

例如:期末考试的A卷B卷

信度评估的方法3

内眷一致性信度——不同打分者的判断

如:投射测验

高考作文

影响信度的因素

样本特征——样本范围跨度越大,信度越高

样本团体的异质性越大,信度越高,反之越低。

样本团体平均能力水平,影响题目的难度

测验长度

即,题目数量

题目越多,一般来说,内容的代表性就越好;被试的猜测因素影响越小。

但测试过长也容易引起疲劳感。

第四节测验的效度

效度,即

 

 

[展开全文]

网络课程内重点:基础精讲、冲刺专题、习题解析班内容;

[展开全文]
孙汀汀 · 2021-07-31 · 01、备考导学班 0

第二节 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及其区分

1、常识性的区分

离奇怪异的言谈、思想和行为

过度的情绪体验和表现

自身社会功能不完整

影响他人的正常生活

2、非标准化的区分

统计学角度(某种确定心理现象常模的偏离)

文化人类学角度(对某一文化常模的分离)

社会学角度(对社会准则的破坏)

精神医学角度(古怪无效的观念或行为)

认知心理学(个体主观上的不适体验)

3、标准化的区分

医学标准(脑功能失常)

统计学标准(心理测量结果)

内省经验(病人的主观体验、观察者根据自己经验做出的判断)

社会适应(遵从社会标准)

[展开全文]

1、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2、德 冯特 莱比锡大学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心理学的诞生和独立。

3、构造心理学——冯特

    机能主义——杜威

     行为主义——华生    刺激——反应     环境

    格式它学派——整体〉局部之和

    精神分析——佛洛依德 潜意识  心理动力学派

4、当代心理学研究

    人本主义——需要

    认知学派——人具有科学能力

   

[展开全文]
王静1a · 2021-07-31 · 01、第一章 第一节 绪论1 0

第四节 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

第一单元:社会动机概述

第二单元:主要的社会动机:亲和动机,成就动机,权力动机(社会控制的需求、对无能的恐惧),侵犯动机/攻击行为,利他动机。

本能论:弗洛伊德-死本能

洛伦兹-习性学家-耗散侵犯本能

挫折-侵犯学说(多拉德)

伯克威兹:挫折导致的不是侵犯本身,而是愤怒的情绪准备。

第三单元:社交情绪

[展开全文]

第五节 态度形成与转变

第一单元:态度概述

态度的三成分abc模型(affection情感成分,behaviorail行为倾向成分,认知成分cognation)

态度的形成:依从阶段、认同阶段、内化阶段。

第二单元:态度转变

第三单元:态度的测量

海德平衡理论:

p:个体 o:客体 x:情境

 

[展开全文]

1.在精神科临床上,常把有无“自知力”作为判断精神障碍的指标,其实,这一指标已涵盖在“主客观相统一”的标准之中。所谓无“自知力”或“自知力不完整”,是指患者对自身状态的错误反映,或者说是“自我认知”与“自我现实”的统一性的丧失。

2.咨询师运用自身的知识和经验做出判断,属于内省经验标准。内省经验涵盖两个方面,一是病人的内心惊讶于病人自己觉得脚里抑郁或说不出明显原因的不适感。二是观察者的内经验,如观察者把被观察的行为与自己以往经验相比较

3.人格相对稳定:人格是相对稳定的,没有重大变革的情况下,一般不易改变。没有明显的外部原因而人格发生变化,则考虑精神活动偏离正常轨道。

4.李心天对区分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提出四类判别标准:医学标准、统计学标准、内省经验标准和社会适应标准。A选项是许又新教授关于心理健康的三标准之一。

5.正常的心理活动功能:①保障人顺利地适应环境。②保障人正常地进行人际交往。③保障人正常地反映、认识客观世界的本质及其规律性。

[展开全文]

第三节 常见心理异常的症状

精神症状具有一下特点

一、感觉障碍

1、感觉过敏(神经症、更年期综合症、躯体虚弱状态)

2、感觉减退(抑郁状态、木僵状态、意识障碍)

3、内感性不适:躯体内部性质不清、部位不具体的不适感或难以忍受的异常感觉。

4、错觉:歪曲的知觉

5、幻觉:虚幻的知觉(无对象性的知觉)

6、感知综合障碍:视物变形症、非真实感、窥镜症

[展开全文]

第六节 沟通与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个体性、直接性、情感性

自我暴露与人际关系的深度

自我暴露的四个层次:兴趣爱好、社会态度、自我概念与个人的人际关系、隐私方面。

良好人际关系的原则:相互性、交换性、自我价值保护原则、平等原则。

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舒茨

人有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包容、支配、情感

群体形成过程:包容、控制、情感的循环过程

群体解体过程:情感不和、失去控制、难以包容

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熟悉与邻近、相似与互补、外貌、才能、人格品质。

[展开全文]

1.有一种感知综合障碍叫作“非真实感”(derealization)。患者觉得周围事物像布景、“水中月”、“镜中花”,人物像是油画中的肖像,没有生机。可见于抑郁症、神经症和精神分裂症。

2.真性幻觉的患者的幻觉与相应的感觉器官相联系,形象清晰,生动,位置精确,部位具体,与客观事物一样,有相应的情绪和行为反应。

3.假性幻觉形象模糊,不生动,位置不精确。产生于患者的主观空间(如牙齿内,脑内),叙述幻觉不是通过相应的感觉器官感知到的,如患者说闭上眼睛能看到东西,人像。

4.病理性错觉不能接受现实检验,在意识障碍的谵妄状态时,错觉常带有恐怖性质

5.无对象性的知觉,感知到的形象不是由客观事物引起的,并且对此深信不疑,幻觉是一种很重要的精神病性症状。

6.内脏性幻觉内脏性幻觉的患者的躯体内部有性质很明确、部位很具体的异常知觉,C正确。注意与内感性不适相区别,内感性不适:躯体内部性质不明确、部位不具体的不舒适感,或难以忍受的异常感觉。

7.知觉障碍包括错觉、幻觉。幻觉按照产生的特殊条件,分为①功能性幻觉。②思维鸣响(患者可以听到自己所思考的内容)。③心因性幻觉。

8.

[展开全文]
姚国钊 · 2021-08-24 · 第四章 感知障碍 0

1、研究心理现象的原则:

(1)客观性:科学的方法、步骤、中立态度‘还原

                   问题本来的样子 

(2)系统性:心理问题的结果多因素综合作用

(3)发展性

(4)实用性

2、研究方法:

(1)观察法:有计划有目的,系统的观察人的心理和行为,根据观察结果推断心理的发生发展规律的方法。

      不能随意干扰;精准客观的记录;定量分析

调查法、测验法、实验法、个案法

(2)调查法:访谈法、问卷法

(3)测验法:标准化

(4)实验法:因果关系

2、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

  • “割裂脑”实验:优利手,左半球言语功能优势,右半球空间知觉和形象思维优势
  • “布洛卡区“主管言语表达区域
  • 高级神经活动——反射学说  巴浦洛夫/斯金娜/桑代克——意识和是一种反射
  • 条件反射即使生理现象又是心理现象
  • 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兴奋和抑制
  • 无条件反射:不学而能
  • 条件反射:通过被动学习而形成的
  • 操作条件反射:主动做出动作

 

[展开全文]

第七节 社会影响

第一单元 从众

从众的意义:社会性。

从众的类型:真从众、权益从众、反从众

从众行为的主观原因:寻求行为参照、对偏离的恐惧、群体凝聚力

影响从众的因素:群体因素、个体人格因素、情境的明确性、其他。

第二单元 社会促进与社会懈怠

理论解释:优势反应强化说

第三单元 模仿、暗示、社会感染

 

 

[展开全文]

                                                                                                                                                                                                                                                                                                     qq

[展开全文]
宋青青 · 2021-08-24 · 01、第一章 第一节 绪论1 0

被观察者要处于自然状态,观察者不能随意观察   

[展开全文]

[展开全文]
李春菊 · 2021-03-05 · 该任务已被删除 0

心理学家要保持中立,先不要给别人评判,因为你评判他也不会改变。他的心里痛苦还是在这里。我们要管过程的东西,知道有这样的行为,原因是什么,要达到什么目的。看到行为与价值判断之间存在一个距离。

[展开全文]
栗雅芝 · 2021-09-27 · 该任务已被删除 0

基础心理学的内容

[展开全文]
刘志荣 · 2021-03-29 · 该任务已被删除 0

授课教师

心理咨询师 大咖讲师

课程特色

视频(66)
PPT(21)
下载资料(20)
作业(56)

最新学员

学员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