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6113人加入学习
(6人评价)
2021年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精讲课
价格 ¥ 1280.00
该课程属于 2021心理咨询师(中科院)-实操强化拓展班 请加入后再学习

一、意识

意识,是在觉醒状态下的觉察(外界/内在/评价)

容量有限

无意识:不需要意识随时随地觉察和控制,就可以自然而然发生(潜:想发现都不知道)

二、注意

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也是特性)

①指向性(选择性)2集中性(维持性)

外部表现

1适应性运动

2. 无关活动停止

3. 呼吸运动变化

种类(目的/意志努力)

1,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不需要预定的目的,也不需意志努力

客观原因:①刺激强度②刺激的运动性③刺激的新异性

主观原因:①个体的兴趣(直/间接兴趣)和态度

②个体情绪状态投射测验③个人心理状态

 

2. 有意注意(随意注意):需要预定的目的,也需一定意志努力

唤起和保持它的条件:①加深对任务的理解(意义)②排除无关刺激干扰(手机!)③培养坚强的意志力④培养间接兴趣

3、有意后注意:有预定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

特点:①高度稳定性②一种高级类型的注意③一般从事创造性行业必需

 

注意的特征(必考)

1. 注意的广度(范围)

2. 稳定性(保持在一定对象上的时间,有起伏)

 

与注意稳定性相反品质--分心(注意分散)

原因:①客观:无关刺激吸引;单调;环境嘈杂

②生理因素:疲倦;不兴奋;身体不适;应激

③心理因素:习惯不良;目的动机不明;意志薄弱

克服分心:

1.增加趣味性,吸引力

2. 排除无关诱因干扰

3、提高个体积极性

4、与动手实践相结合

5. 劳逸结合

注意的分配

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活动和对象.

条件:①一样自动化②一样不熟练③形成配合

注意转移

根据新的目的任务,主动把注意由一对象→另一对象

影响:①原来紧张度②新对象特点③个体神经活动的灵活性

 

 

 

 

 

 

 

 

 

 

 

 

 

 

 

 

 

 

[展开全文]

一、思维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的认识

特点①间接性(可推测未直接作用感觉器官/根本无法感知的/预见未来未发生的事)

②概括性(交通工具):概念为概括的结果以词形式出现。具象信息共性抽出→一般性的认识

思维的操作过程

①分析&综合:分(整→部分)综(部分→整体)

②抽象&概括:抽(抽事共同本质特征,舍去个别非本质属性)概(共同本质属性综合1 )

二、思维的种类

、1、思维过程的凭借物不同

①动作思维:以实际动作为主要凭借物

②形象思维:以事物具体形象或表象为凭借物

③抽象思维:“以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进行的思维..

2. 探索目标的方向不同

①聚合思维:求结论

②发散思维:开脑洞

3、创新程度

①常规性思维:已知方法

②创新性思维:新异、独特方法解决问题

三、概念

内涵:本质属性。       外延:本质属性集合

四、问题解决.

问题空间内搜索,以便初始状态→目标状态

阶段: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

. 影响因素(理解)

①既有知识经验迁移

②原型启发

③思维定势(先前对后继决定趋势有积极有消极)

④动机强度(适中最好.过犹不及)

耶基斯一多德森定律(易高难低)

五、语言和言语

语言是符号系统,是交流的工具

言语是交流的动作,由语言动作行为等作媒介

布洛卡(表达型失语症)

威尔尼克中枢(接受性失语症)听不懂

失读症(视觉性语言中枢)

失写症(书写中枢)

六、表象与想象

表象: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在头脑中浮现出来的画面形象

想象:已有的表象为素材,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想象分类

①无意想象:不由自主(梦)幻觉等

②有意想象:有目的的觉的想象

A、创造想象:独立、首创、新颖(书/重复率)

.b、再造想象:1000个哈姆雷特

C、幻想:个人生活相关,指向未来(有积极/消极)

 

 

 

 

 

[展开全文]

-记忆

记忆是过去的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以映象的形式存储,需要时提取出来

分类(选择)

、1、根据纪忆内容和经验对象

①形象记忆:以视觉听觉为主(直观性),只有经过形象记忆才能成为人的直观经验

②情景记忆(似曾相识)

③语义记忆/语词一逻辑记忆:人类特有(如公式)

.④运动记忆

⑤情绪记忆

. 2. 记忆时意识参与程度

①外显记忆(意识控制)

②内隐记忆(无意识)时间长,不易被干扰/遗忘

3. 记忆保持时间长短

①瞬时记忆(感觉记忆):图像0.25-1 s

     声像2-4s,t短量大鲜明易忘

②短时记忆(1min内): 7土2组块可变长,听/视觉编码

③长时记忆(充分加工)无限容量,可一次性终身获得(>1 min)意义编码(语义和表象)

记忆的过程(选择)

识记→保持→再现/再认

 

二、遗忘

识记过的知识在头脑中不能回忆或不能再认或发生错误的过程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德):开始忘的快记到最后剩下的越忘越小(先快后慢负加速形态)

遗忘的原因

⊙痕迹衰退说:自动发生t

②干扰说:A. 系列位置效应中的前摄/倒摄抑制

首因效应(abandan)近因效应(后末尾)

③同化说:高级覆盖

④动机说(压抑说):排除意识外(创伤)

⑤提取失败说:舌尖现象

 

 

 

[展开全文]
谭效帅 · 2022-03-13 · 04、第一章 第四节 记忆 0

-感觉

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观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是一切高级心理现象的基础

刺激分为:外部/内部

②感受性:感觉能力

感觉阈限: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绝对阈限同上,差别國限为多小能发现差异

听觉:16-20000 Hz

视觉380-780 nm 

感觉适应:对同一感受器长时间刺激,导致感受性变化

亮)暗适应

感觉后像:外界刺激停止后,还能暂时保留一段时间的感觉形象

正后像:后像与刺激物性质相同。

负后像:后像与刺激物性质相板

感觉对比:同一物,刺激背景不同,感觉器官对该刺激的感受性不同

 

知觉

联觉:一种刺激不仅引起一种感觉。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的反映(多种感觉综合)

特性

1、选择性2、整体性3、理解性

分类.

①知觉对象:物体/社会知觉

②是否符合客观现实:正确的知觉/错觉

③特性:时间/空间/运动知觉

真动:物体运动被感知

运动错觉:似动现象(霓虹灯)诱导运动(云动月动)自主运动(星星闪动)

错觉:假的

 

 

 

 

 

 

 

 

 

 

 

 

 

 

[展开全文]

原则&方法

原则:1、客观:种学方法&中立

2系统性.多样的

3.实用性:解决问题

4发展性:多变的‘

 

方法:

1.观察:目的计划→心理行为,观察结果→一般规律(自然观察法)

2. 调查:口头/书面提问(如问卷)

3.测验:标准化测验.

4实验法:严格控制的条件下一→心理活动的因果关系(科学性)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

5. 个案法 :一个特例

 

二、生理基础

(一)神经系统.&脑结构

美国罗杰斯佩里割裂脑,左脑语言,右脑空间知觉和形象思维。(单侧化)

法国布洛卡:言语表达

 

额叶:运动语言意识中枢

顶叶:感觉中枢

枕叶:视觉中枢

颞叶:听觉中枢

 

高级神经活动反射学说

巴甫洛夫/斯金纳/桑代克:意识和行为是一种反射

.1、条件反射:生理&心理现象

2. 神经活动基本过程:兴奋和抑制

3、无条件反射:天生

4、条件反射•被动学习

5. 操作条件反射:主动行为来获得好处

 

基本规律:①条件反射的抑制

②扩散和集中.

③兴奋和抑制相互诱导

④动力定型:顺序

 

 

 

 

 

 

 

 

 

[展开全文]

从年龄作为标准
胜利发展:

智力发展:

感觉运动阶段(0-2)

运算阶段2-7

具体运算阶段7-12

形式运算阶段12-15

人格发展
信任感 

 

心理发展的性质:整体性,社会性,活动性,规律性
 

规律性:1、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2、方向性和顺序性;3、不平衡性 

[展开全文]

1.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2.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有影响的心理实验室,标志着心理科学的诞生和独立。

[展开全文]
白海军 · 2021-10-23 · 01、第一章 第一节 绪论1 0

思维的两个概念,间接性和概括性

动作思维:以实际动作作为主要凭借物的思维。

形象思维,以实物的具体形象或表象为凭借物的思维,

聚合思维;求结论

发散思维:开脑洞

[展开全文]

人本主义理论相信求助者具有自我实现的能力,强调和谐的治疗关系——即真实的、真诚的、团结的、正直而诚实的、没有保守的偏见。让求助者感受到一种和谐、无条件积极关注和共情的氛围,是治疗取得成效的关键所在。在这样的一种治疗关系中,求助者无限的“潜能”便可迸发出来,推动求助者直逼“自我实现”的顶峰,获得“自我高峰体验”。

[展开全文]
何焕 · 2021-10-13 · 第六章 人本 0

新行为主义学派杰出代表班杜拉。他以学习理论为基础提出了新的“社会学习理论”也称“模仿学习理论”。这一理论的重要概念有三种:第一,替代学习或观察学习,第二自我奖赏或批判,第三人们可以调节、控制自己的行为,而不是被外界左右。(《基础理论》440页)

“替代学习”或“观察学习”,人们能够操作符号,思考外部事物,可预见行为可能的结果,而不需要实际去经验它。

 

[展开全文]
何焕 · 2021-10-13 · 第六章 行为 0

 社会心理学:

”人是关系的产物““社会是人的有机结合”

西方社会是团体格局:一捆长度一样的柴

东方社会是差序格局

侧重于心理学的社会心理“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与社会意识的科学”,用于预测或者改变个体的行为。相反,侧重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强调的是社会群体之间的互动。

社会行为分为,习得行为,亲社会行为,反社会行为,人际合作/竞争,群体决策。

[展开全文]

适应和压力的过程分为三阶段:1,警觉阶段。2,搏斗阶段。3,衰竭阶段。警觉阶段: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素和副肾上腺素分泌,促进新陈代谢,释放能量,导致呼吸心跳加快,汗腺分泌,血压上升;搏斗阶段,各项生理生化指标平复(这只是表面现象,一种控制状态),个体内在的生理和心理资源被大量消耗,个体变得脆弱,敏感,即使小困扰,也会引发大的情绪困扰;衰竭阶段,能量耗尽,要么走向康复,要么走向崩溃。

强大的自然灾害→灾难征候群。三阶段①惊吓期(对创伤和灾难丧失知觉,往往对事件不能回忆)②恢复期(受害者出现焦虑、失眠、注意力下降等,通常说的“后怕”,常常逢人便诉说自己的遭遇。)③康复期(心理重新达到平衡)

破坏性压力又称极端压力,能够对人心理产生极大影响,产生产生诸多心理症状,可能出现①急性应激障碍(短期急性发作,数分钟或数小时内发病,病程数小时到数天),②创伤后应激障碍(延时发作,数周到数月后发作(潜伏期),病程呈波动性,多数可恢复,少数慢性发展),③“灾难征候群”(强大自然灾害后的心理反应)。

[展开全文]
何焕 · 2021-10-12 · 第四章 健康和压力 0

注意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感知觉、思维、记忆、智能活动等之所以能够正常进行,均需要注意的参与,因此注意是一切心理活动共有的属性。注意对判断是否有意识障碍(特指对周围环境的意识障碍)有重要意义,意识障碍总是伴随有注意障碍。临床上常见的注意障碍有注意减弱和注意狭窄。1.注意减弱多见于神经衰弱症状群、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及意识障碍时。2.注意狭窄见于有意识障碍时,也可见于激情状态、专注状态和智能障碍患者。

[展开全文]

周老师关于我之三者关系讲的很好

[展开全文]

青春发育期进入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飞跃期。特点:①强烈关注自己的外貌的风度。②深切重视自己的能力和学习成绩。③强烈关心自己的个性成长。④有很强的自尊心。

[展开全文]
何焕 · 2021-09-29 · 第三章 青春期 0

幼儿期是个体一生中词汇量增加最快的时期,国内关于词汇量发展研究表明,大体上,3岁儿童的词汇量为1000左右,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6岁儿童的词汇量为3000左右,7岁儿童的词汇可多达4000个左右,其中3-4岁儿童词汇量发展最快,幼儿期平均每天增加数个词。

衡量婴儿期母亲教养方式的标准:1.反应性:对婴儿发出的信号给予积极的应答,2.情绪性:通过积极情绪与婴儿感情交流,3.社会性刺激:通过互动满足婴儿的社会活动需要。

 

[展开全文]
何焕 · 2021-09-27 · 第三章 婴儿期 0

错觉

幻觉:(无中生有)

幻听:(抱走,转介,不贸然接待

[展开全文]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受性,感觉能力

感受性与;波长380-780纳米电磁振荡

感觉阈限呈反比

可见光谱

听觉的刺激:16-2万赫兹。也叫声波

痛觉:生理+情绪+社会情境,多因素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知觉的种类(选择题)

[展开全文]

授课教师

心理咨询师 大咖讲师

课程特色

视频(66)
PPT(21)
下载资料(20)
作业(56)

最新学员

学员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