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初级人力资源管理师-证业两全班 扫二维码继续学习 二维码时效为半小时

(0评价)
价格: 7980.00

1 国债发行额占中央财政支出的比重用 国债依存度。 

2 我国最主要的财政收入形式(偿还国债的最终收入来源税收

3 目前,我国对外公布的年度财政收入中一般不包括 政府债务收入。 

4 国债偿债率是指当年到期还本付息的国债总额占 当年财政收入。 

5 用来衡量和反映中央政府集中财力程度和宏观调控能力的指标是 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

6 国债依存度表示国债发行规模与 当年财政支出 的比率关系。 

7 我国财政收入中,国有资产收益的具体形式包括;(1)股息;(2)红利;(3)租金。国有资产收益凭借国有资产所有权获得的:利润、租金、股息、红利、资金使用费 等收入总称。 

8 衡量国债规模适度与否的指标有:(1)国债偿债率;(2)国债负担率;(3)国债依存度。 

9 税收的特征包括:(1)无偿性;(2)强制性;(3)固定性。 

10 属于规费的是:(1)护照费;(2)户籍费;(3)商标注册费;(4)毕业证书费。 

11 政府收费包括:(1)规费;(2)使用费。(其他收入主要包括:罚没收入、利息收入、捐赠收入、外事服务收入。专项用途收入:教育附加费、矿产资源补偿费收入、排污费收入。) 

12 我国的一般性财政收入形式有:(1)税收;(2)政府收费;(3)专项收入。 

13 我国财政收入中的特殊收入包括:(1)专用基金收入;(2)政府债务收入。 

14 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因素包括:(1)经济发展水平;(2)生产技术水平;(3)经济结构;(4)分配政策和分配制度。 

15 从总体上讲,我国财政收入由:(1)一般性财政收入;(2)特殊性财政收入。  

16 发行公债、取得政府债务收入的经济来源,从积极的角度,可归纳为:(1)弥补财政赤字;(2)筹集政府投资资金;(3)调节经济。 

17 财政收入分为经常性收入和临时性收入,属于临时性收入的有:(1)出卖公产收入;(2)国债收入;(3)罚款收入。 

18 在我国,人们经常提到有关财政的“两个比重”是指:(1)全国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2)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

[展开全文]
孔静 · 2021-07-07 · 0

1 将财政支出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是按 交易的经济性质进行分类。 

2 可以使政府每一项支出的具体用途得到全面、具体、清晰反映的支出分类方法是按支出 经济 进行的分类。 

3 在财政转移性支出相比,财政购买性支出的不同之处在于 获得资金的一方需要向政府提供对等的物品或服务。 

4 为扩大农村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国务院实行了对“家电下乡”给予财政补贴的政策。这种财政支出在经济上不能获得直接补偿,属于 转移性支出。 

5 将财政支出分为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国防支出、公共秩序和安全支出、环境保护支出等,是按财政支出 功能 所作的分类。 

6 为世界各国广泛采用的财政支出分类方法是 财政支出功能分类和财政支出经济分类。 

7 财政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功能作用的差别包括:(1)体现财政的不同职能;(2)对生产与就业影响的方式不同;(3)对政府支出效益约束的强度不同。 

8 我国政府支出经济分类包括:(1)工资福利支出;(2)商品和服务支出;(3)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4)对企事业单位的补贴。 

9 根据交易的经济性质,政府支出可分为:(1)购买性支出;(2)转移性支出。 

10 属于购买性支出的有:(1)政府采购支出;(2)政府公共投资支出。 

11 根据交易的经济性质分类,财政支出可分为:(1)购买性支出;(2)转移性支出;(3)消耗性支出。 

12 财政购买性支出的特点包括:(1)有偿性;(2)等价性。 

13 财政转移性支出的特点包括:(1)无偿性;(2)非等价性。

14 财政支出增长的衡量指标包括:(1)财政支出增长率;(2)财政支出增长的弹性系数;(3)财政支出增长的边际倾向。 

15 关于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的说法,正确的有:(1)购买性支出表现为政府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活动;(2)购买性支出包括政府消费性支出,政府投资性支出两部分;(3)转移性支出是政府依法向收益对象拨付财政资金并不要求获得相应的物品和劳务;(4)转移性支出包括政府补助支出、捐赠支出、债务利息支出。

[展开全文]
孔静 · 2021-07-06 · 0

1 政府将财政支出主要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方面,体现了公共财政的 非市场营利性。 

2 公共财政是政府集中一部分社会资源,满足 社会公共需要 的分配活动或经济行为。  

3 财政履行收入分配职能的目标是 实现公平分配。 

4 财政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目标不包括 利率稳定。

5 财政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的行驶重点是 维持社会资源在高水平利用状况下的稳定。 

6 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政类型是 公共财政。 

7 属于建立现代财政制度主要任务有:(1)建立完整、规范、透明、高效的现代政府预算管理制度;(2)建设有利于科学发展、社会公平、市场统一 的税收制度体系;(3)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 

8 深化税制改革的目标取向包括:(1)优化税制结构;(2)完善调节功能;(3)稳定宏观税负;(4)推进依法治税。 

9 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和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包括:(1)完善中央与地方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2)进一步理顺中央和地方的收入划分。

10 财政的基本特征有:(1)弥补市场失效;(2)提供公平服务;(3)非营利性;(4)法治性。 

11 现代政府预算管理制度中需要重点推进的改革和制度建设包括:(1)实施全面规范的预算决算公开制度;(2)改进年度预算控制方式;(3)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 

12 公共物品供给的制度结构涉及的内容包括:(1)决策制度;(2)融资制度;(3)生产制度;(4)收益分配制度。  

13 公共物品供给方式包括:(1)政府生产;(2)合同外包;(3)特许经营;(4)合同委托。 

14 公共财政提供公平服务体现在:(1)财政支出结构;(2)财政收入结构;(3)财政体制的选择。 

15 关于公共物品的需求显示说法,正确的是:(1)排他性地消费公共物品不符合效率原则;(2)人们通过政治机制显示对公共物品的需求 (3)人们通过事先同意的某种投票程序选择他们所倾向的公共收入和支出方案;(4)现实生活中的决策机制往往遵循“多数决策规则”或“少数服从多数” 

16 提高财政自身管理和运营效率可以通过:(1)实行部门预算;(2)建立国库集中支付制度;(3)建立绩效评价制度。 

17 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包括:(1)经济波动;(2)收入分配不公;(3)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 (外部效应、自然垄断、公共物品

18 公共物品生产的主要方式有:(1)政府生产;(2)合同外包。 

19 属于私人融资的缺点有:(1)可能导致公共物品供给的数量不足;(2)可能导致公共物品供给结构不平衡。 

20 关于公共物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1)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特征;(2)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指出公共物品由市场机制提供存在潜在困难;(3)人们通过政治机制显示对公共物品的需求;(4)公共物品的非竞争性是主要特征。 

21 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的四大目标是:(1)充分就业;(2)物价稳定;(3)经济增长;(4)国际收支平衡。 

22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职能有:(1)资源配置职能;(2)收入分配职能;(3)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 

23 财政配置资源的范围包括:(1)对社会资源配置的引导性支出;(2)满足政府履行职能的需要;(3)政府机关的政策运转和执行社会公共职能的基本需要;(4)市场不能有效提供而社会又需要的公共物品和服务的支出。 

 

[展开全文]
孔静 · 2021-07-06 · 0

1 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内容有:(1)生产全球化;(2)贸易全球化;(3)金融全球化。 

2 关于经济全球化对世界和各国经济产生的影响正确的是:(1)国际产业结构的调整;(2)贸易自由化或贸易全球化;(3)生产全球化(经济全球化使生产领域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开始呈现全球化的趋势);(4)金融全球化。(经济全球化导致金融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使资本着国际间的流动更加便利。) 

3 开放性经济正确的说法是:(1)开放性经济是与封闭型经济相对的概念;(2)现代的开放性经济还指一国所实行的经济制度与外部联系的倾向; (3)现代的开放型经济含有逐步减少政府对于对外经济联系的行政干预或逐步推动生产要素在国际间自由流动政策的意义。 

4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正确的是:(1)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生产力因素;(2)市场经济体制的拓展和完善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生产关系因素;(3)跨国公司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导力量。 

5 开放型经济与外向型经济的说法正确的是:(1)外向型经济以出口导向为主,总体上是一种政策性开放;(2)开放型经济以降低关税壁垒为主;(3)开放型经济以提高资本自由流动程度为主;(4)开放型经济总体上实现中性化政策,是一种制度性开放。 

6 关于我国加强涉外经济管理的必要性的说法,正确的是:(1)涉外经济活动涉及多种对象和多方面内容;(2)涉外经济活动后果涉及国家利益,有的关系到整个经济和社会生活,甚至关系到国家主权;(3)涉外经济活动是国内贸易活动的延伸和补充。 

7 属于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挑战和机遇包括:(1)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发展中国家进出口贸易的增长;(2)或多或少的侵蚀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主权;(3)进一步增强了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外对依附性;(4)可能带来的经常账户长期不平衡也会影响一些发展中国家宏观经济的稳定性。 

8 关于经济全球化的说法正确的有: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2)各国间经济交往更加紧密,相互依赖也进一步加强;(3)在整个世界市场范围内实现资本和生产要素的流动,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 

9 经济全球化的世界各国(经济产生的影响)产生的影响包括:(1)促进了国际产业结构的调整;(2)加速了世界贸易自由化进程;(3)导致金融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加速了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4)使生产领域发生深刻变化,开始呈现全球化的趋势。 

10 经济全球化形成趋势的因素主要是:(1)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生产力因素;(2)市场经济体制的拓展和完善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生产关系因素;(3)全球资源配置和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市场因素;(4)跨国公司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导力量。 (生产力因素: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关系因素:市场经济体制的拓展和完善;市场因素:全球资源配置和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主导力量:跨国公司。

11 关于我国实行开放型经济的现实意义,说法正确的是:(1)保持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3)承担实行改革开放特别是加入WTO后对外承诺的国际义务。

[展开全文]
孔静 · 2021-07-05 · 0

1 扩张性货币政策的主要功能是:刺激社会总需求。(抑制社会总需求、是紧缩性货币政策。) 

2 属于经济调控手段和经济杠杆的内容是:价格、税收、信贷、利率、工资、奖金。(行政调控手段的内容主要包括:强制性的命令、指令、指标、规定和下达指令性计划。) 

3 为治理通货膨胀,中央银行一般会在市场上:出售有价证券。(购入有价证劵,是将证劵买回,资金流入市场,不利于抑制通胀;降低利率,是降低人们储蓄的欲望,有利于刺激消费,不利于抑制通胀。) 

4 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调控的对象是:国民经济总体活动。 (并且通过对市场的调控来实现) 

5 社会主义宏观调控的说法正确的有:(1)社会主义国家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2)目的是为了实现宏观经济总量的基本平衡及经济结构的优化;(3)引导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4)对国民经济总体活动进行的总体调节和控制。 

6 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是:保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的增长。(实现充分就业是属于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

7 当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时,政府预算应该实行的政策是:扩张政策。(“多花钱”即扩张政策扩大社会总需求。)货币政策没有“平衡性货币政策”只有均衡性货币政策。 

8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宏观调控综合协调体制的要求有:(1)政策协调;(2)适时适度;(3)目标统一;(4)功能互补。 

9 政府调控宏观经济时,通常使用的财政政策手段主要有:(1)国债;(2)转移支付;(3)税收;(4)财政补贴;(5)国家预算。 

10 政府调控宏观经济时,通常使用的货币政策工具有:(1)存款准备金率;(2)公开市场业务;(3)再贴现率。 

11 宏观经济调控体系由宏观经济调控的:(1)方式;(2)手段;(3)目标;(4)政策。 

12 宏观经济调控的手段主要有:(1)计划手段;(2)经济调控手段;(3)法律调控手段;(4)行政调控手段。 

13 宏观调控的目标包括:(1)保持经济适度增长;(2)保持经济总量平衡和结构的优化;(3)就业充分和收入分配水平;(4)保持物价总水平的基本稳定。 

14 社会主义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在于:(1)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2)是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要求;(3)是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合理有效运行的要求;(4)是使微观经济活动符合宏观经济目标的要求。 

 

[展开全文]
孔静 · 2021-07-04 · 0

1 反映世界新技术革命成果,能在将来带动整个产业结构向高度优化演讲的产业是 战略产业。( 根据各种产业地位和作用的不同,一般可分为 主导产战略产业,基础产业和一般产业。)

2 在我国国民收入分配过程中,社会消费基金不包括 社会后备基金。(扩大生产基金、非生产性基本建设基金、社会后备基金皆属于积累基金。) 

3 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 统筹兼顾。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的核心内容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的基本要求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 

4 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错误的是 世界各国更加普遍地使用国民生产总值作为国民收入的来源。(是普遍地使用国民生产总值的总量指标,往往把国内生产总值作为国民收入来源。)正确的说法为:(1)国民生产总值是指本国企业和本国公民在国内、国外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总额;(2)国内生产总值是指所有企业和人员在本国境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总额;(3)国内生产总值是国民生产总值去除国外净要素收入的部分。 

5 关于经济增长的说法,错误的是 经济发展是实现经济增长的手段和基础。正解为经济增长是实现经济增长的手段和基础。((1)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由于生产要素投入到增加或效益的提高等而引起的商品和劳务总供给量的增加。;(2)经济增长方式是指资源的总体配置方式;(3)经济增长方式分为粗放型和集约型。 

6 将产业划分为资本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依据是产业 对不同生产要素的依赖程度。

7 按照三次产业分类法,属于第三次产业的是 地产业。((1)第一产业为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副业和渔业;(2)第二产业为工业和建筑业(采掘业);(3)第三产业为服务业,可分为流通部门(商业、交通运输业、邮电通信业等)和服务部门(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公用事业、旅游业、技术信息服务业等)两个部分。 

8 社会主义再生产的实质是 指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扩大再生产属于社会主义再生产的特点。 

9 通过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而实现的生产规模的扩大和总产出的增加,这种扩大在生产的类型是 外延扩大在生产。社会主义再生产的典型特征是扩大再生产。扩大再生产从其现实的方式来看,分为外延的扩大再生产内涵的扩大再生产。内涵扩大再生产指依靠技术进步、改善生产要素的质量以及提高劳动效率和生产效率来扩大生产;外延扩大再生产指单纯依靠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数量以及扩大生产场所来扩大生产规模。;简单再生产指生产规模不变的再生产。也是扩大再生产的基础和出发点以及重要组成部分。扩大再生产指因生产要素数量的增加和生产场所的扩大、或生产要素质量的改善和使用效率的提高,使生产在扩大的规模上进行的再生产。扩大再生产以简单再生产为基础和起点,是简单再生产的继续和发展。

10 国内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的关系是 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国外净要素收入。 

11 社会主义民国收入必须进行在分配的主要原因是:(1)加强重点建设、保证国民经济协调发展;(2)满足非物质生产部门的需要;(3)设立社会保障基金;(4)建立社会后备基金。 

12 党的十七大在五大统筹是基础上提出要实现八个统筹,新增的三国统筹是:(1)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2)统筹局部与整体、个人与集体、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3)统筹国内与国际两个大局。

13 关于经济发展战略的说法,正确的是:(1)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战略主要是制定正确的战略目标,战略阶段、战略重点。;(2)党的十六大提出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党的十七大提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

14 经济发展战略具有:(1)全局性;(2)长期性;(3)根本性。 

15 属于社会主义国民收入再分配途径的有(1)商业银行向企业发行贷款;(2)劳动者以其收入支付服务行业劳务费用;(3)国家调整部分产品价格。 

16 影响企业结构的因素包括:(1)资源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2)消费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3)科技进步对产业结构的影响;(4)投资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17 对产业进行分类时,经常采用的方法有:(1)两大部类分类法;(2)三次产业分类法;(3)生产要素密集程度分类法。 

18 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企业的国民收入、在初次分配中分解为:(1)以税金或利润形式按规定上缴国家作为国家集中的纯收入;(2)以企业基金的形式留给企业、用于企业发展生产、举办集体福利事业和奖励先进职工;(3)以工资的形式分配给企业职工,由职工个人支配和使用。 

19 社会主义国民收入再分配的途径有;(1)国家财政收支;(2)银行信贷;(3)劳务费用的支付;(4)价格体系。 

20 影响产业结构的因素除了消费结构和资源结构以外,还包括:(1)劳动力素质和数量;(2)产业间关联方式;(3)投资结构;(4)科学技术进步。

21 根据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贯彻落实科学发展应做好:(1)转变政府职能;(2)建立健全财税体制;(3)改变经济增长方式。 

22 影响产业结构的因素有:(1)消费结构;(2)资源结构;(3)劳动力素质和质量;(4)科学技术。

 23 我国产业结构存在比例关系不合理和低级现象,突出表现在:(1)农业基础薄弱;(2)一、二、三产业的关系不协调;(3)产业发展中低水平上重复。 

24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对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进一步作出了精辟的概括,具体为:(1)解放思想;(2)实事求是;(3)与时俱进;(4)求真务实。 

25 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1)社会保险;(2)社会福利;(3)社会优抚;(4)社会救助。 

26 与一般的经济计划相比,经济发展战略所具有的特征包括:(1)全局性;(2)长远性;(3)根本性。

27 社会保障制度应坚持的方针有:(1)全覆盖;(2)多层次;(3)保基本;(4)可持续。 

28 推动经济增长的基本要素包括:(1)劳动;(2)资本;(3)土地。

[展开全文]
孔静 · 2021-06-30 · 0

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指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 决定性 作用的经济体制。 

2 家庭承包经营利 是我国农村经济制度的基础。 

3 根据我国《公司法》,股份有限公司设立时的发起人人数 即有上限,也有下限 。(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应当有2人以上200以下为发起人。) 

4 在现代企业制度的财产关系中,法人财产权指的是 财产的运营权。  

5 家庭承包经营制并未改变农村土地的集体所有制性质,只是改变了农村土地的 经营方式。 

6 企业具有两重属性,它既是生产力的组织形式,又体现一定的 社会生产关系。 

7 根据现代企业制度,公司的权利机构是 股东大会。 

8 社会主义市场体系是由 商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 

9 市场中介组织是指介于国家和市场经营主体及消费者之间 非行政性 社会经济组织和机构的通称。 

10 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资源配置的调节手段包括 计划和市场。

11 在现代企业制度的财产关系中,出资者享有的所有者权益有:(1)资产收益权;(2)重大决策权;(3)选择管理者的权利。 

12 市场(秩序/内容)包括(1)市场进去秩序;(2)市场竞争秩序;(3)市场交易秩序。 

13 市场类型中,属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市场有:(1)房地产市场;(2)技术市场;(3)劳动力市场。(文化市场、旅游市场是属于商品市场。) 

14 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所需的经济条件包括:(1)社会分工的不断发展;(2)存在具有独立经济利益的经济实体。 

15 现代企业制度的组织形式主要有:(1)有限责任公司;(2)股份有限公司。

16 对市场中介组织的管理包括:(1)立法管理;(2)行政管理;(3)行业管理;(4)自律管理。 

17 我国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的说法,正确的是:(1)它是土地改革以后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一次重大调整;(2)它没有改变农村土地的集体所有制性质;(3)它是作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一个经营层次而存在的。  

18 股份有限公司的特点有:(1)资本总额均分为每股金融相等的股份;(2)需定期向社会公开其财务状况;(3)股票可以在社会上公开发行。

 

[展开全文]
孔静 · 2021-06-30 · 0

1 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根本任务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按劳动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是为了 适应多元化所有制结构的要求。

3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之后,社会的主要矛盾已转变为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4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收入的分配必须坚持效率率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为此必须把 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 

5 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 资本组织形式。 

6 当前,为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格局,在完善再分配调节机制方面必须采取的关键举措是 强化政府责任。

7 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由 社会主义的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决定的 

8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之所以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是由:(1)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及其解决;(2)建立社会主义物质基础;(3)社会主义最终战胜资本主义的客观要求;(4)为将来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创造物质条件的需要。 

9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应体现在:(1)公有制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2)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3)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10 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表述正确的是:(1)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2)是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下不发达条件下建立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3)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于不发达的阶段。 

11 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有:(1)消灭剥削;(2)消除两极分化;(3)实现共同富裕。 

12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1)解放和发展生产力;(2)达到共同富裕。

13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由:建立社会主义物质基础的客观要求;(2)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客观要求;(3)社会主义最终战胜资本主义的客观要求;(4)为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创造物质条件的客观要求。 

14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是:(1)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2)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3)鼓励一部分通过诚实劳动与合法经营先富裕起来;(4)必须建立和发展市场经济体制。

[展开全文]
孔静 · 2021-06-29 · 0

1 金融资本是由 垄断的银行资本和垄断的工业资本   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金融寡头:由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形成) 

2 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垄断组织实现垄断利润的主要方式是 制定垄断价格。(垄断价格又包括 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  

3 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垄断组织获取垄断利润的主要方式是 规定垄断价格。 

4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 社会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5 金融寡头说法正确的是 :(1)指掌握着庞大金融资本的少数最大的垄断资本家或资本家集团:(2)利用股份公司制度提供的参股、控股办法,对众多企业进行控制是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呵呵社会各个方面的实际统治者;(3)金融寡头中经济上的统治主要通过“参与制”来实现。 

6 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占统治地位资本的是 金融资本 

7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指 垄断资本和国家政权融合在一起的资本主义。 

8 垄断资本主义时期主要经济特征是 垄断取代自由竞争成为经济生活的基础 。 

9 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有: (1)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导致了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的垄断组织的产生;(2)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已经融合起来,形成了金融寡头;(3)资本输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4)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并在经济上瓜分世界。 (少数资本主义国家瓜分和重新瓜分世界领土的斗争日益激烈。)

10 关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说法 正确的有:(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和国家政权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在私人垄断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并产生的;(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是垄断资本利用国家力量获取稳定的高额利润。 

11 资本主义的发展经历了:(1)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2)垄断资本主义阶段。阶段  

12 垄断组织获得垄断利润的来源是:(1)从工人那里扣除的一部分劳动价值 ;(2)把非垄断企业剥削到的一部分剩余价值转化为垄断利润;(3)占有城乡小生产者的一部分产品价值; (4)把国外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部分价值转化为垄断利润。 

13 关于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有:(1)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相对缓和;(2)社会生产力获得了巨大发展;(3)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出现了资本占有社会化的趋势。  

14 资本主义被社会主义所取代是一个充满着复杂的矛盾和斗争的历史过程,这是因为:(1)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复杂性和曲折性决定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的过程;(2)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还能继续容纳社会生产力的发展;(3)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决定了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复杂性和长期性;(4)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是长期的。

15 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有:(1)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导致了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的垄断组织的产生;(2)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已经融合起来,形成了金融寡头。

 

[展开全文]
孔静 · 2021-06-28 · 0

1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关系说明 它们是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   

2 现实生活中,价值规律对市场中的商品生产和交换活动的支配作用主要是通过 价格运动 表现出来。 

3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商品的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决定的。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以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为标准计算的,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称为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4 商品的本质属性价值商品所特有的本质属性和社会属性也是 价值 。 

5 商品是 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6 使用价值是商品的 自然属性 。  

7 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属性,是由 劳动的二重性 所决定的。 

8 在价值形式的演变过程中,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在与它相交换的一系列商品上,这种商品的价值充分的表现为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凝结。这种价值形式是 扩大的价值形式 。 

9 价值尺度 是货币用来表现和衡量其他商品价值的职能。 

10 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是指货币的 流通手段 。 

11 在现实生活中,价值规律对生产和交换活动的支配作用是通过 商品价格运动 表现出来的。 

12 一切商品中都包含价值与使用价值两个因素,这是因为:(1)凡是没有使用价值的物品,就不会有价值;(2)没有价值的物品,虽然有使用价值也不是商品:(3)使用价值是商品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13 根据马克思的观点,在发达的商品经济中,货币的职能除了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之外,还包括 :(1)储藏手段:(2)支付手段;(3)世界货币。 

14 关于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相互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1)商品使用价值是商品价值的物质承担者;(2)商品生产者和消费者不能同时占有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3)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统一于商品之中,缺一不可(4)没有使用价值的物品也不会有价值。 

15 关于货币职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1)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就是商品的价值;(2)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好似现实的货币;(3)货币中执行流通手段时,不一定是足值的货币(4)充当储藏手段职能的货币,必须是足值的货币。 

16 价格受供求的影响而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的,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而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这是因为:(1)各种商品价格的变动,是以各自的价值为基础的;(2)从商品交换的总体看,价格总体与价值总额大体是相等的;(3)从商品交换的较长时间看,价格与价值是趋于一致的;(4)价格变化不会无限脱离价值,说明价格归根到底受价值制约。 

17 中商品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的作用体现在:(1)调节资源配置和经济活动;(2)刺激生产者改进技术,提供劳动生产率;(3)促使商品生产者者市场竞争中实现优胜劣汰。 

18 关于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说法,正确的是:(1)具体劳动是劳动的自然属性;(2)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3)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4)抽象劳动是劳动的社会属性。

[展开全文]
孔静 · 2021-06-28 · 0

1 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支付标准中,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 150% 的工资报酬 。

 2 职工请事假累计 20 天以上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工资、该职工不再享受当年年休假。

 3 用人单位延长工作时间,每月不得超过 36 小时。 

4 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 15天 的产假。 

5 职工探亲假待遇中,职工探望配偶的,每年给予一方探亲假一次,假期为 30天 。 

6 对文艺、体育和特种工艺单位招用未满 16周岁 的未成年人,国家将专门制定相关规定。 

7 用人单位应当自每天的劳动时间内为哺乳期女职工安排 1小时 的哺乳时间。 

8 劳动者获得的 计划生育补贴 收入不属于工资范围。 

9 违反《最低工资规定》第十二条规定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其限期补发所欠劳动者工资,并可责令按其所欠工资的 1-5倍 支付劳动者赔偿金。 

10 中当地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发布最低工资标准后 7日 内,用人单位应将标准向本单位全体劳动者公示。

 11 我国最低工资低具体标准是由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规定。

12 工资收入不包括 社会保险福利费 。 

13 按照职工全年月平均制度工作天数的折算办法,职工季工作日数是 62.5/季。 

14 职工福利费 是指企业为职工提供的除职工工资、奖金、津贴、纳入工资总额管理的补贴、职工教育经费、社会保险费和补充养老保险费(年金)、补充医疗保险费以及住房公积金以为的福利待遇支出。 

15 根据《企业所得税实施条例》第40条规定: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 14% 的部分,准予扣除。 

16 确定和调整最低工资标准不需要考虑的因素有: 当地政府财政支出水平;行业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展开全文]
孔静 · 2021-06-26 · 0

1双方在意思表示一致的情况下,充分地体现了自己订立劳动合同的意图,经过平等协商而达成协议,这是属于劳动合同订立的 平等自愿原则。 

2非全日制用工在每个用人单位的工作时间每周不能超过 24 小时 

3根据劳动合同法,有权确认劳动合同无效的是 人民法院。 

4劳动派遣单位跨地区派遣劳动者的,应当在 用人单位所在地 为被派遣劳动者参加社会保险。 

5事业单位人事管理说法错误的初次就业的工作人员与事业单位订立的聘用合同期限3年以上的,试用期为6个月。(正确为:试用期为12个月!) 

6不属于劳动合同法律特征的是 劳动合同的当事人是企业。

 7属于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的是 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社会保险)不属于的是必备条款的是(试用期)。 

8劳动合同除必备条款外,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约定的事项中,不包括 工作内容范围。 

9劳动合同是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依据约定的 双方权利和义务。 

10 《劳动合同法》规定,规定用人单位有权了解劳动者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劳动者应当如实说明。 

11劳动合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劳动合同是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依法约定的明确用人单位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12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 1年 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合同。

 13按照规定应参加社会保险的各类用人单位,应当自成立之日起 30 日内凭营业执照、登记证书或单位印章,向当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 

14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担自收到申请之日起 15 日内予以审核,发给社会保险登记证件。 

15 规范我国社会保险制度的法律、行政法规包括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失业保险条例》;《工伤保险条例》。 

16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说法,正确的是 (1)劳动者中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并提出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与其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2)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17 由用人单位和职工按照国家规定共同缴纳的保险有 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 

18 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的是  (1)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趁人之危,使对方中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2)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律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3)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展开全文]
孔静 · 2021-06-25 · 0

1外国人在我国就业必须具备的条件不包括 只需要具备基本的劳动能力。

2我国实行一定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制度和残疾人 劳动就业基金制度。 

3《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建立 失业预警制度 。 

4 就业指导 是指根据社会需要和各种职业岗位的从业要求,结合择业者的个性特点,帮助其选择合适的职业或专业,以及帮助用人单位选择合格的劳动者,从而达到人与职业合理匹配的指导过程。 

5劳动行政部门应当自收到用人单位提交的《台湾香港澳门居民就业申请表》和有关文件之日起 10 个工作日内做出许可决定。 

6不属于对义务兵予以就业安置等特殊保障等情况是 入伍前无正式工作的。 

7促进统筹城乡就业的政策措施不包括 鼓励支持农村人口上大学。 

8登记失业人员凭 登记证 销售公共就业服务和就业扶持政策。

9不属于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的构成部分是 工作分析概括。 

10职业中介机构向劳动者收取押金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劳动者,并以每人500元以上 2000元 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 

11促进就业的法律规定有 积极的就业政策;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 

12登记失业人员出现以下情形的,由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注销其失业登记 (1)被用人单位录用,从事个体经营或创办企业,并领取工商营业执照的;(2)已从事有稳定收入的劳动,并且月收入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3)已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4)终止就业要求或拒绝接受公共就业服务的。

[展开全文]
孔静 · 2021-06-25 · 0

1不属于劳动法调整对象的是 参加职业培训的劳动者与培训机构发生的关系。 

2劳动关系所具有的隶属性和人身特征,由国家制定劳动标准,明确劳动的基本条件,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这表现为劳动法的 劳动条件的基准化 基本原则。 

3通过建立和健全劳动监察、劳动行政管理,劳动争议的处理机制,维护正常劳动秩序,这表现为劳动法的 劳动执法的规范化。 

4劳动法律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在 实现劳动过程中 依据劳动法律规范而形成的劳动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5我国劳动法的形式,按其规范的效力层次和范围不同,可分为 7 类。 

6《劳动合同实施条例》 将依法成立的会计师事务律师事务所等合伙组织和基金纳入了法定用人单位范围。 

7不属于劳动法律关系与劳动关系的联系的是 劳动关系的内容是劳动,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法定的义务和权利。(此条为:劳动法律关系与劳动关系的区别) 

8不属于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的区别是 权责主体不同。 

9截止目前、我国政府已批准国际劳工公约 26 个。 

10劳动关系 是指劳动者在运用劳动能力、实现社会劳动过程中与用人单位确定的一种社会关系。 

11属于用人单位的义务是 如实告知劳动者有关工作的情况;及时反馈是否录用。对劳动者的个人资料予以公开;可以扣押录用人员的身份证;需要劳动者提供担保。属于是用人单位招用人员的禁止行为) 

12用人单位的权利有 劳动用工权;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工资奖金分配权。 

13劳动法确立的主要制度包括 促进就业制度;劳动合同制度;劳动标准制度;劳动监察和劳动争议处理的制度。 

 

[展开全文]
孔静 · 2021-06-25 · 0

1员工援助计划测量方式不包括 满意度评估。 

2员工援助计划的实施要点不包括 向生活贫困的职工家庭提供资助。

3招聘广告说法错误的是 招聘广告中性质上属于“要约邀请”,具有法律约束力。  

4不属于企业变革中处理劳动关系的基本原则是 公平自愿原则。 

5不属于培训协议核心内容的有 培训工作分析。 

6员工援助计划的发展历程不包括 健康医疗计划。 

7职业损伤 是指员工因工作造成的身体或精神上的伤害。 

8过度劳动是指劳动者在其工作过程中存在超时、超强度的劳动行为、并由此导致疲劳的蓄积,经过少量休息无法恢复的状态。 

9关于员工关系和员工关系管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员工关系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组成部分。 

10压力管理的一般流程包括 预防阶段;预警阶段;反应阶段;处理阶段。

11影响企业执行员工援助计划的因素包括 组织的实力和规模;组织特性;工会组织;行业差异。 

 

[展开全文]
孔静 · 2021-06-25 · 0

1对于决策管理层开发的主要内容是 知识和意识、经营技能和领导技能。 

2培训与开发程序中最难实现的环节是 效果评估。 

3当培训与开发的对象是 监督管理人员 时,培训与开发的重点是提升管理知识与技能、相关专业知识,以及人际关系处理等实物技巧。 

4培训与开发的控制 ,是指在培训与开发计划中要规定培训与开发课程或活动的结果必须达到的标准或要求 

5案例研讨法适用的培训对象是 中层以上管理人员 旨在提高培训对象的决策能力。 

6主要目的在于使新员工切实了解处理业务的原则和原理的培训与开发是 专业性职前培训与开发。 

7培训与开发计划不包括 进行培训与开发的需求分析。 

8关于培训与开发方法中的管理游戏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它适用于企业中较高层次的管理者;它是一种较先进的训练高级管理意识与能力的方法;它的设计难度大且实施费用贵;它能使学员在决策过程中面临很多模拟现实的管理矛盾。 

9在进行培训与开发需求分析时,组织分析的内容包括 公司战略;可获得的培训资源;公司文化;组织目标。

10角色扮演法说法正确的是 它是一种模拟训练方法;由受训人员扮演某种训练任务的角色,以改进自己原先的工作态度与行为表现;适用对象为实际操作人员或管理人员;多用于改善人际关系的训练。  

11通常,培训与开发需求分析来自 组织分析;工作任务分析;人员分析。 

12培训与开发的目的包括 帮助员工胜任本职工作;提高组织或个人绩效;增强组织或个人的适应能力;增强员工对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13关于培训与开发的说法,正确的是 培训与开发的首要环节是需求分析;需求分析主要包括组织分析、工作任务分析和人员分析;需求分析是进行培训与开发效果评估的基础;在实际工作中,进行培训与开发的投资收益评估十分困难。 

14对操作人员而言,培训与开发的内容主要包括 专业知识、业务技能、工作态度。 

15培训与开发需求分析中的组织分析内容包括 公司战略、可获得的培训资源、企业文化、公司整体人力资源状况。

[展开全文]
孔静 · 2021-06-25 · 0

1薪酬公平性原则中的个人公平性是指:同一企业中相同职位的员工薪酬基本相同。 

2内部公平性涉及同一企业中不同职位所获得薪酬应正于各自的贡献。也指同一企业中不同职位所获得的薪酬与职位贡献的比值是否一致。 

3在年初薪酬调整时,将企业的薪酬水平调整到底市场预期水平的是市场领先战略。 

4可能会让员工只做有利于其获得报酬的事情的工资制度是个人奖励计划

5薪酬变动比率是指同一等级内部最高值与最低值只差与最低值之间的比率。

6:薪酬区间渗透度是员工的实际基本薪酬与区间的实际跨度之间的关系。 

7薪酬区间渗透度=(实际基本薪酬-区间最低值)/(区间最高值-区间最低值)。 

8职位薪酬体系设计的基本步骤是明确企业基本现状及战略目标、工作分析及工作评价、薪酬调查、确定薪酬水平、薪酬结构设计、薪酬预算与控制。 

9通常要达到多个复杂的目标的是管理奖励计划。 

10关于行为鼓励计划说法正确的是 奖励员工符合公司利益的具体行为成就。

11如果相邻两个薪酬等级之间没有交叉重叠或交叉重叠很少,则意味着相邻两个薪酬等级的区间薪酬水平差异过大。 

12不属于确定薪酬等级数量及级差的方法是薪酬变动比率法。 

13关于确定薪酬水平错误的常见的市场薪酬水平定位一般可以分为两类。 

14关于福利沟通因素构成的描述错误的企业对实施员工福利所作的规划和安排。

15关于区间中值级差不正确的表达同一薪酬区间的变动比率越小,则薪酬区间的重叠区域就越大。

16不属于企业年金计划的特点的是 为员工提供一些标准的福利项目组合。 

17对竞争性的原则的正确理解是 企业的薪酬标准要有一定的吸引力、它体现着较高的薪酬水平上、它体现着正确的价值取向上、它体现在灵活多变的薪酬结构上。 

18现代薪酬体系设计的原则包括 团队性原则、隐性报酬原则。 

19企业健康保险计划一般可分为 商业保险、内部自我保险、制定服务计划。

20员工福利计划应具有的特征是 亲和性、灵活性、竞争性、成本效能。 

21关于薪酬的说法正确的是 薪酬可划分为基本薪酬、奖金和福利三大部分;能力薪酬体系主要适用于企业中的白领员工;奖金是薪酬体系中与绩效直接挂钩的部分。 

22弹性福利计划实施方式包括的类型有 附加福利计划、混合匹配福利计划、核心福利计划、标准福利计划。 

23技能薪酬体系的设计流程包括的环节有 技能分析、技能评价、技能定价、技能管理。

[展开全文]
孔静 · 2021-06-24 · 0

1:关于排序法的描述错误的是交替排序法就是指评价把所有员工按照总业绩的顺序排列起来。  

2:行为锚定法的描述,错误的行为等级表中划分的是员工能的关键行为。

3对倍数加权法的描述,错误的制定考评权值因子判断表。 

4:配对比较法是根据某一评价标准将每位员工逐一与其他员工比较,选出每次比较优胜者,最后根据每位员工获胜的次数进行绩效排序。 

5:将绩效表现划分为多个等级,并确定每个等级的人数比例,是强制分布法的操作方法。 

6:在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设计过程中,有很多需要注意的事项,关于注意事项的说法错误的对不同性质的工作要设定相同的绩效标准。 

7挑选出对企业成功比较重要的一些特征,并对其进行界定或分级,是图评价尺度法的操作方法之一。 

8

[展开全文]
孔静 · 2021-06-24 · 0

1:根据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社会型适合从事技能和技术性的职业。 

2:确定招聘需求是在人力资源规划的基础上,根据各部门的实际用人需求确定的,具体取决于需要招募人员的职位本身。 

3:MBTI人格类型测试中的划分维度不包括:内向-外向。 

4:小组面试方法的场面类似于若干新闻记者在一个新闻发布会上向发言人分别提问。 

5:考察反应时间、肢体运动速度、四肢协调、手指灵巧,这属于心理运动能力测试。 

6:不属于外部招募的做法是发布职位公告。 

7:从组织外部来看,影响招募工作的因素是劳动力市场上的供求松紧情况。

8:组织所发布的招募信息必须简洁、明确。 

9:招募的基本战略包括高薪战略、培训战略、广泛搜寻战略。

10:与其他招募方法相比,电子招募的优点是可以快速、广泛的传递招聘信息,收益成本比相对较高、减少求职者和招募者的旅行需要。 

 

[展开全文]
孔静 · 2021-06-23 · 0

1:不属于体力劳动强度的分级标准是根据作业强度划分。 

2:关于职位说明书的说法正确的是:职位说明书中的任职资格是履行该职位工作职责的最低要求。 

3:相对于其他工作分析方法,观察法的优点是:能够较为全面地了解体力型工作的内容。 

4:作业能力是完成某种作业所具备的心理、生理特征。 

5:工作分析方法中,不属于以人为基础的系统性工作分析方法的是:工作任务清单分析法。 

6:不属于合理安排作业休息制度的是:改进操作方法。

7:关于工作分析的说法错误的是:工作分析是对职位的技能、强度、责任以及环境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从而确定企业内职位的相对价值排序。 

8:属于工作描述的基本内容有:工作职责,绩效标准,工作环境,工作权限。 

9:工作环境主要包括的因素有:工作的自然环境、工作的危险性、工作的社会和心理环境。 

10:属于工作规范的内容是有:工作经验、工作技能。 

11:工作研究的作业测定技术包括:秒表时间研究、工作抽样法、预定动作时间标准法、标准资料法。 

12:作为一种工作分析方法,主题专家会议法的优点是:成本低、操作简单、可以运用于工作分析的各个环节。 

13:工作研究包括:方法研究、时间研究。 

14:方法研究包括:过程研究、作业研究、动作分析。 

15:选择典型职位时应考虑的因素有:职位的代表性、职位的关键程度、职位任职者的绩效。

[展开全文]
孔静 · 2021-06-23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