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604人加入学习
(0人评价)
技术实务

消防工程师习题集

价格 免费
课程还未发布,不允许加入和购买

沸溢必须具备的条件不包括(    )。

 

  • A.沸程宽  
  • B.密度相差小 
  • C.含乳化水
  • D.油品黏度大

正确答案是 B, 你的答案是 C。你答错了

 收起解析

【答案】B
【解析】沸溢形成必须具备三个条件:①原油具有形成热波的特性,即沸程宽,密度相差较大;②原油中含有乳化水,水遇热波变成蒸汽;③原油黏度较大,使水蒸气不容易从下向上穿过油层。

7

7.木炭燃烧的方式一般被称为(  )。

 

  • A.阴燃 
  • B.异相燃烧 
  • C.蒸发燃烧 
  • D.分解燃烧

正确答案是 B, 你的答案是 A。你答错了

 收起解析

【答案】B
【解析】可燃固体(如木炭、焦炭、铁、铜等)的燃烧反应是在其表面由氧和物质直接作用而发生的,称为表面燃烧。这是一种无火焰的燃烧,有时又称之为异相燃烧。

8

8.下列哪种燃烧与其他不一样(  )。

 

  • A.煤
  • B.焦炭
  • C.铁
  • D.铜

正确答案是 A, 你的答案是 B。你答错了

 展开解析

10.燃烧产生的烟气,除有毒性外,还有一定的(  )。

 

  • A.窒息性
  • B.减光性
  • C.弥漫性    
  • D.亲和性

正确答案是 B, 你的答案是 A。你答错了

 展开解析

11.关于固体燃烧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可燃固体加热时直接升华,蒸气与氧气发生燃烧反应不属于蒸发燃烧
  • B.异相燃烧即可燃烧固体表面与氧气直接反应,也就是表面燃烧,属于一种无火焰燃烧
  • C.分解燃烧即固体物质加热时热分解成固体小颗粒并与氧发生燃烧
  • D.阴燃是固体材料特有的燃烧形式,但其能否发生主要取决于固体材料自身的理化性质及其所处的外部环境
  • E.阴燃又称为无烟燃烧

正确答案是 A,C,E, 你的答案是 A,B,E。你答错了

 展开解析

12.液体是否发生燃烧、燃烧速率高低,与液体的(   )性质密切相关。

 

  • A.蒸气压
  • B.闪点
  • C.沸点
  • D.储量
  • E.蒸发速率
  •  
  • 正确答案是 A,B,C,E, 你的答案是 B,E 。回答部分正确。
[展开全文]
杨胜彩 · 2021-08-17 · 第一章 燃烧 0

值得注意的是,干燥的一氧化碳和空气的混合气体初始压力上升,其爆炸极限范围缩小。

 

[展开全文]
翟博 · 2021-04-24 · 第三章 爆炸 0

1.不需要接触就能传递能量的方式是热辐射

2.重大火灾是指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财产损失的火灾
乙醇不属于沸溢性油品,因此燃烧时不会产生沸溢

3.通风孔洞面积大小,所处位置高低,对热量传递的方式中影响最大的是热对流

[展开全文]
龚红 · 2020-11-08 · 第二章 火灾 0

固体燃烧方式。
1.蒸发燃烧:硫、磷、钾、钠、蜡烛、松香等可燃固体
2.表面燃烧:木炭、焦炭、铁、铜
3.分解燃烧:天然物质,如木材、草、棉花、煤等,以及人工合成物质,如橡胶、塑料、纺织品等,都能发生分解燃烧。
4.阴燃:纸张、锯末、纤维织物、胶乳橡胶等。

可燃固体加热时直接升华,蒸气与氧气发生燃烧反应属于蒸发燃烧,A项错误。
固体表面由氧气和可燃物直接作用而发生,这种燃烧方式称为表面燃烧。表面燃烧是一种无火焰燃烧,有时又称为异相燃烧。B项正确。
分解燃烧指加热时先发生热分解,分解出的“可燃挥发分子”与氧发生燃烧,并非固体小颗粒,C项错误。
阴燃是固体材料特有的燃烧形式,但其能否发生主要取决于固体材料自身的理化性质及其所处的外部环境很多固体材料(如纸张、锯末、纤维织物、胶乳橡胶等)都能发生阴燃。这是因为这些材料受热分解后能产生刚性结构的多孔炭,从而具备多孔蓄热并持续燃烧的条件。D项正确。
可燃固体在空气不流通、加热温度较低、分解出的可燃挥发分较少或逸散较快、含水分较多等条件下,往往发生只冒烟而无火焰的燃烧现象,称为阴燃。E项错误。

[展开全文]
龚红 · 2020-11-08 · 第一章 燃烧 0

疏散宽度应保证不出现拥堵现象,并采取有效措施,在清晰的空间高度内为人员疏散提供引导。

[展开全文]
章涛 · 2020-09-08 · 第一章 概述 0

初始压力的影响。可燃混合气体初始压力增加,爆炸范围增大,爆炸危险性增加。值得注意的是,干燥的一氧化碳和空气的混合气体初始压力上升,其爆炸极限范围缩小

[展开全文]
盛贤 · 2020-08-28 · 第三章 爆炸 0

液体可燃物能否发生燃烧与液体的蒸气压、闪点、沸点和蒸发速率等参数密切相关,燃烧速率的快慢与液体可燃物的燃点和化学活性密切相关

[展开全文]
盛贤 · 2020-08-28 · 第一章 燃烧 0

建筑安全疏散技术的重点是:安全出口、疏散出口以及安全疏散通道的数量、宽度、位置和疏散距离。基本要求是:每个防火分区必须设有至少两个安全出口;疏散路线必须满足室内最远点到房门,房门到最近安全出口或楼梯间的行走距离限值;疏散方向应尽量为双向疏散,疏散出口应分散布置,减少袋形走道的设置;选用合适的疏散楼梯形式,楼梯间应为安全的区域,不受烟火的侵袭,楼梯间入口应设覃可自行关闭的防火门保护;通向地下室的楼梯间不得与地上楼梯相连,如必须相连时应采用防火墙分隔,通过防火门出入;疏散宽度应保证不出现拥堵现象,并采取有效措施,在清晰的空间高度内为人员疏散提供引导。

[展开全文]
张效江 · 2020-08-14 · 第一章 概述 0

1.火灾分6类。

2.可燃液体发生火灾属于B类火灾。

3.重大火灾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重伤50人 以上100人以下,或5000万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

4.火灾发生的常见原因中,发生概率最高的是生活用火不慎。

5.在建筑火灾中,燃烧产生的热量通常以不同方式进行传播,其中,不需要接触就能传递能量的方式是热辐射。

6.建筑火灾发生发展过程中,一般来说,通风孔洞面积大小,所处位置高低,对热量传递的方式中影响最大的是热对流

7.在防火的基本方法中,禁止明火、控制温度、使用无火花和静电消除设备等方式属于(控制引火源   )

8.20.某化工企业,占地面积2800m2,由于乙醇储罐发生火灾,造成8人死亡,55人重伤,直接财产损失1500万元,关于该事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有(该火灾属于重大火灾,该火灾属于B类火灾   )。

9..随着经济的发展,近年来,全球火灾数量一直居高不下,以下属于火灾发生的常见原因的有( 线路短路,垃圾桶没有熄灭的烟蒂,家中烧香祭祀过程中无人看管,人为放火 .

[展开全文]
徐萍 · 2020-06-28 · 第二章 火灾 0

木材的主要燃烧形式属于:分解燃烧

[展开全文]
徐萍 · 2020-06-28 · 第一章 燃烧 0
  • 全厂性的高架火炬宜位于生产区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
  • 消防站宜位于生产区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
  • 可能散发可燃气体的工艺装置、罐组、装卸区或全厂性污水处理场等设施宜布置在人员集中场所及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的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
  • 石油化工企业应远离人口密集区、饮用水源地、重要交通枢纽等区域,并宜位于邻近城镇或居民区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
  • 防火间距应按相邻建筑物外墙的最近距离计算,如外墙有凸出的可燃或难燃构件,则应从其凸出部分外缘算起,如为储罐或堆场,则应从储罐外壁或堆场的堆垛外缘算起
  • 乙类厂房与重要公共建筑的防火间距不宜小于50m;与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不宜小于30m。
  • 乙级厂房与多层民用建筑之间防火间距不应小于25m。​​​​​​​
  • 两座建筑相邻较高一面外墙为防火墙,或高出相邻较低一座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的屋面15m及以下范围内的外墙为防火墙时,其防火间距不限。​​​​​​​
  • 民用建筑与10kV及以下的预装式变电站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3m。​​​​​​​
  • 两座仓库的相邻外墙均为防火墙时,防火间距可以减小,但丙类仓库,不应小于6m; 丁、戊类仓库,不应小于4m。
  • 歌舞厅、录像厅、夜总会、卡拉OK厅(含具有卡拉OK 功能的餐厅)、游艺厅(含电子游艺厅)、桑拿浴室(不包括洗浴部分)、网吧等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不含剧场、电影院)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不应布置在地下二层及以下楼层。
    2)宜布置在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内的首层、二层或三层的靠外墙部位。
    3)不宜布置在袋形走道的两侧或尽端。
    4)确需布置在地下一层时,地下一层的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的高差不应大于10m。
    5)确需布置在地下或四层及以上楼层时,一个厅、室的建筑面积不应大于200m2。
    6)厅、室之间及与建筑的其他部位之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和1.OOh的不燃性楼板分隔,设置在厅、室墙上的门和该场所与建筑内其他部位相通的 门均应采用乙级防火门。​​​​​​​
  • 人防工程内不得设置油浸电力变压器和其他油浸电气设备。
    医院病房不应设置在地下二层及以下层,当设置在地下一层时,室内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高差不应大于10m。
    人防工程内不应设置哺乳室、托儿所、幼儿园、游乐厅等儿童活动场所和残疾人员活动场所。
    地下商店不应经营和储存火灾危险性为甲、乙类储存物品属性的商品。
  • 、乙类厂房与高层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50m
  • ​​​​​​​​​​​​​​燃油或燃气锅炉房、变压器室应设置在首层或地下一层的靠外墙部位,但常(负)压燃油或燃气锅炉可设置在地下二层或屋顶上。设置在屋顶上的常(负)压燃气锅炉,距离通向屋面的安全出口不应小于6m。
    根据5.4.13-6应设置与柴油发电机容量和建筑规模相适应的灭火设施,当建筑内其他部位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机房内应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根据6.2.7附设在建筑内的消防控制室、灭火设备室、消防水泵房和通风空气调节机房、变配电室等,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和1.50h的楼板与其他部位分隔。                              通风、空气调节机房和变配电室开向建筑内的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消防控制室和其他设备房开向建筑内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                                          根据5.4.13-4机房内设置储油间时,其总储存量不应大于1m³,储油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00h的防火隔墙与发电机间分隔;确需在防火隔墙上开门时,应设置甲级防火门。
[展开全文]
  • 不计入建筑层数:
    1)室内顶板面高出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不大于1.5m的地下或半地下室。
    2)设置在建筑底部且室内高度不大于2.2m的自行车库、储藏室、敞开空间。
    3)建筑屋顶上突出的局部设备用房、出屋面的楼梯间等。
  • 高层厂房,甲、乙类厂房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建筑面积不大于300 m2的独立甲、乙类单层厂房可采用三级耐火等级的建筑。敌敌畏合成厂房的生产火灾危险性为甲类,且为独立建造的单层厂房,面积不大于300m2可采用三级耐火等级。
  • 粮食筒仓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   1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室)和一类高层建筑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一级;
      2单、多层重要公共建筑和二类高层建筑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5.1.3A 除木结构建筑外,老年人照料设施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三级。
  • 局部突出屋顶的嘹望塔、冷却塔、水箱间、微波天线间或设施、电梯机房、排风和排烟机房以及楼梯出口小间等辅助用房占屋面面积不大于1/4者,可不计入建筑高度,
  • 对于台阶式地坪,当位于不同高程地坪上的同一建筑之间有防火墙分隔,各自有符合规范规定的安全出口,且可沿建筑的两个长边设置贯通式或尽头式消防车道时,可分别计算各自的建筑高度。否则,应按其中建筑高度最大者确定该建筑的建筑高度。
  • 。对于多层民用建筑,当建筑层数不大于2层时,可采用四级耐火等级。

 

[展开全文]

烟气具有毒性和减光

[展开全文]
李志豪 · 2020-06-17 · 第一章 燃烧 0

分解燃烧指加热时先发生热分解,分解出的“可燃挥发分子”与氧发生燃烧,并非固体小颗粒

可燃固体在空气不流通、加热温度较低、分解出的可燃挥发分较少或逸散较快、含水分较多等条件下,往往发生只冒烟而无火焰的燃烧现象,称为阴燃

液体可燃物能否发生燃烧与液体的蒸气压、闪点、沸点和蒸发速率等参数密切相关,燃烧速率的快慢与液体可燃物的燃点和化学活性密切相关。

[展开全文]
李金桃 · 2020-04-27 · 第一章 燃烧 0

1.爆炸极限和自燃点是评定气体火灾危险性的主要指标。

爆炸极限:范围大,下限低,越危险;

自燃点:越低越危险。

2.闪点是评定液体火灾危险性的主要指标。

闪点:越低越危险。

3.熔点和燃点是评定绝大多数可燃固体火灾危险性的主要指标。

熔点:越低越危险;

燃点:越低越危险。

* 评定粉状可燃固体是以爆炸浓度下限作为指标;

* 评定遇水燃烧固体是以与水反应速度快慢和放热量大小为指标;

* 评定自燃性固体是以其自燃点作为指标;

* 评定受热分解可燃固体是以其分解温度作为指标。

4.生产火灾危险性分类:甲、乙、丙、丁、戊

甲类

1)闪点小于28℃的液体

* 闪点小于28℃的油品和有机溶剂的提炼、回收或洗涤部位及其泵房;

* 橡胶制品的涂胶和胶浆部位

* 二硫化碳的粗馏、精馏工段及其应用部位

* 青霉素提炼部位

* 原料药厂的非纳西丁车间的烃化、回收及电感精馏部位

* 皂素车间的抽提、结晶及过滤部位

* 冰片精制部位

* 农药厂乐果厂房

* 敌敌畏的合成厂房、磺化法糖精厂房

* 氯醇厂房;

* 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工段;

* 酚厂房的硫化、蒸馏部分;

* 焦化厂吡啶工段

* 胶片厂片基厂房

* 汽油加铅室;

* 醇、醇、酮、丁同异醇、醋酸酯、等的合成或精制厂房;

* 集成电路工厂的化学清洗间(使用闪点小于28℃的液体);

* 植物油加工厂的浸出车间

* 白酒液态法酿酒车间、酒精蒸馏塔,酒精度为38度及以上的勾兑车间、灌装车间、酒泵房

* 白兰地蒸馏车间、勾兑车间、灌装车间、酒泵房

2)爆炸下限小于10%的气体

* 炔站;

* 气站;

* 石油气体分馏(或分离)厂房

* 氯乙烯厂房;

* 乙烯聚合厂房;

* 天然气、石油伴生气、矿井气、水煤气或焦炉煤气的净化(或脱硫)厂房压缩机室及鼓风机室

* 液化石油气罐瓶间;

* 丁二及其聚合厂房;

* 醋酸乙烯厂房;

* 电解水或电解食盐厂房

* 环酮厂房;

* 苯乙烯厂房;

* 化肥厂的氮气压缩厂房;

* 半导体材料厂使用气的拉晶车间;

* 硅热分解室。

3)常温下能自行分解或在空气中氧化即能导致迅速自燃或爆炸的物质。

* 硝化棉厂房及其应用部位;

* 赛璐珞厂房

* 黄制备厂房及其应用部位;

* 三基铝厂房;

* 染化厂某些能自行分解的重氮化合物生产;

* 胺厂房;

* 烯腈厂房。

4)常为下受到水或空气中水蒸气的作用,能产生可燃气体并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

* 金属加工方及其应用部位;

* 聚乙烯厂房的一氯二乙基铝部位、三氯化厂房;

* 多晶硅车间三氯硅部位;

* 五氧化二厂房。

5)遇酸、受热、撞击、摩擦、催化,以及遇有机物或硫黄等易燃的无机物,极易引起燃烧或爆炸的强氧化剂。

* 厂房及其应用部位;

* 过厂房;

* 过、过厂房;

* 次厂房。

6)受撞击、摩擦或与氧化剂、有机物接触时能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

* 赤制备厂房及其应用部位;

* 五硫化二厂房及其应用部位。

7)在密闭设备内操作温度不小于物质本身自燃点的生产。

* 洗涤剂厂房石蜡裂解部位

* 冰醋酸裂解厂房。

 

[展开全文]

1.建筑火灾的原因:

电气火灾、生活用火不慎、吸烟不慎、生产作业不慎、玩火、放火、雷击

2.建筑防火的原理:

根据社会群体行为的规律和后果,采取相应的技术手段,实现控制建筑火灾发生、避免和减轻火灾对人的生命以及财产造成危害的目的,满足人们对建筑消防安全的需要。

3.建筑防火的技术方法:

1)总平面布局。

要满足城市规划和消费安全的要求

2)建筑结构防火

建筑结构的安全是整个建筑的生命线,也是建筑防火的基础。

常用方法:

适当增加构件的截面积

对钢筋混凝土构件增加保护层厚度

在构件表面涂覆防火涂料做耐火保护层;

对钢梁、钢屋架及木结构做耐火吊顶和防火保护层包敷等。

3)建筑材料防火

遵循原则:

控制建筑材料中可燃材料的数量,受条件限制或装修特殊要求必须使用可燃材料的,应当对材料进行阻燃处理

与电气线路或发热物体接触的材料应采用不燃烧材料或进行阻燃处理

在楼梯间、管道井等竖井通道和供人员疏散的走道内应当采用不燃材料。

4)防火分区分隔

防火分区包括水平防火分区和竖向防火分区。

水平防火分区:防火隔墙防火卷帘防火门及防火水幕等

竖向防火分区:防火挑檐设置窗槛(间)墙等技术手段。

对建筑内部设置的敞开楼梯自动扶梯中庭以及管道井等采取防火分隔措施。

5)安全疏散

目标:保证建筑内人员疏散完毕的时间必须小于火灾发展到危险状态的时间。

基本要求:

* 每个防火分区必须设有至少两个安全出口

* 疏散路线必须满足室内最远点到门房门房到最近安全出口或楼梯间的行走距离限值

* 疏散方向应尽量为双向疏散,疏散出口应分散布置减少袋形走道的设置;

* 选用合适的疏散楼梯形式,楼梯间应为安全的区域,不受烟火的侵袭,楼梯间入口应设置可自行关闭的防火门保护

* 通向地下室的楼梯间不得与楼上楼梯相连,如必须相连时应采用防火墙分隔,通过防火门出入

* 疏散宽度应保证不出现拥堵现象,并采取有效措施在清晰的空间高度内为人员疏散提供引导

6)防烟排烟

* 烟气是导致建筑火灾人员伤亡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 烟气控制的方法:合理划分防烟分区和选择合适的防烟、排烟方式

* 划分防烟分区是为了在火灾初期阶段将烟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7)建筑防爆和电气防火

 

 

[展开全文]
伍思源 · 2020-04-16 · 第一章 概述 0

1.爆炸品分类:

1)具有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

爆破用的电雷管、非电雷管、弹药用雷管、叠氮化铅、雷汞等起爆药,三硝基甲苯(TNT)、硝铵炸药、浆状炸药、无烟火药、硝化棉、硝化淀粉、硝化甘油、黑火药及其制品等。

2)具有迸射危险,但无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

带有炸药或抛射药的火箭、火箭弹头,装有炸药的炸弹、弹丸、穿甲弹,非水活化的带有或不带有爆炸管、抛射药或发射药的照明弹、燃烧弹、烟幕弹、催泪弹,以及摄影闪光弹闪光粉,地面或空中照明弹,不带雷管的民用炸药装药、民用火箭等。

3)具有燃烧危险并有局部爆炸危险或局部迸射危险抑或两种危险都有,但无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

包括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物质和物品:

a)可产生大量热辐射的物质和物品

b)相继燃烧产生局部爆炸或迸射效应及两种效应兼而有之的物质和物品

速然导火索、点火管、点火引信、二硝基苯、苦味酸钠、苦味酸铵、乙醇含量大于或等于25%或者增塑剂含量大于或者等于18%的硝化纤维素、油井药包、礼花弹等。

4)不呈现重大危险的物质和物品。

导火索、手持信号弹、响墩、信号火炬、烟花爆竹等。

5)有整体爆炸危险的非常不敏感物质。

铵油炸药、铵沥蜡炸药等。

6)无整体爆炸危险的极端不敏感物品。

2.爆炸品的特性:爆炸性和敏感性。

*** 影响敏感度的内因:化学组成和结构

*** 影响敏感度的外因:温度、杂质、结晶、密度等

3.易燃气体的等级:

I级:爆炸下限小于10%;或者爆炸极限范围不小于12个百分点;

II级:爆炸下限不小于10%不大于13%,爆炸极限范围小于12个百分点。

4.易燃气体的火灾危险性:

1)易燃易爆性

  a)比液体、固体易燃,且燃速快

  b)简单成分比复杂成分易燃,燃速快,温度高,危险大;

  c)价键不饱和比价键饱和的危险性大

2)扩散性

  轻可上天,重可入地。

3)可缩性和膨胀性

  a)压力不变,气体温度与体积成正比;

  b)温度不变,气体体积与压力成反比;

  c)体积不变,气体温度和压力成正比。

4)带电性;(摩擦起电)

  影响静电荷的因素:杂质、流速。

5)腐蚀性、毒害性

5.易燃液体的分级:

I级:初沸点小于或等于35度;

汽油、正戊烷、环戊烷、环戊烯、乙醛、丙酮、乙醚、甲胺水溶液、二硫化碳等。

II级:闪点小于23度,且初沸点大于35度;

石油醚、石油原油石脑油、正庚烷及其异构体、辛烷及其异辛烷、苯、粗苯、甲醇、乙醇、噻吩、吡啶、香蕉水、显影液、镜头水、封口胶等。

III级:闪点大于或等于23度并小于或等于60度,且初沸点大于35度;

煤油、磺化煤油、浸在煤油中的金属镧、铷、铈和壬烷及其异构件、癸烷、樟脑油、乳香油、松节油、松香水、癣药水、制动液、影印油墨、照相用清除液、涂底液、医用碘酒等。

6.易燃液体的定义:

将闪点低于45度的液体称为易燃液体;

将闪点高于或等于45度的液体称为可燃液体。

7.易燃液体的分类:

甲类火险物质:闪点小于28度的液体;

乙类火险物质:闪点不小于28度但小于60度的液体;

丙类火险物质:闪点不小于60的液体。

8.易燃液体的火灾危险性:

1)易燃性;(同气体)

2)爆炸性;(类似气体,气体易爆)

3)受热膨胀性;(类似气体,气体可缩可胀)

4)流动性;(类似气体,气体是扩散性)

5)带电性;(同气体)

6)毒害性。(同气体,气体还具有腐蚀性)

9.有机过氧化物的火灾危险特性:

1)分解爆炸性;

2)易燃性;

3)伤害性。

[展开全文]
伍思源 · 2020-04-15 · 第四章 易燃易爆危险品 0

1.粉尘爆炸的特点:

a)压力上升和下降速度都较缓慢,较高压力持续时间长,释放能量大破坏性强

b)会发生二次、多次或连锁爆炸

c)所需点火能大引爆时间长,过程复杂。

2.爆炸分类:按物质产生爆炸的原因和性质

  1)物理爆炸;

  2)化学爆炸;

  • 炸药爆炸
  • 可燃气体爆炸
  • 可燃粉尘爆炸

   3)核爆炸。

3.对爆炸极限的影响:

a)火源能量。火能大,范围宽,危险高。

b)初压。初压大,范围大,危险高。

c)初温。初温高,范围宽,危险高。

d)惰性气体。混惰气,范围小;混太多,不爆炸。

*** 干燥的一氧化碳和空气的混合气体初始压力上升,其爆炸极限范围缩小。

*** 在氧气中的爆炸极限要比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范围大。

*** 下限越低越危险;范围越宽越危险;自燃点越低越危险。

4.爆炸引火源

1)机械火源:摩擦、碰撞;

2)热火源:高温热表面、日光照射聚集;

3)电火源:电火花、静电火花、雷电;

4)化学火源:明火(加热用火、维修用火和其他火源)、化学反应热和发热自燃。

5.爆炸极限的表示方式:

1)气体和液体的爆炸极限:体积分数(%)

2)可燃粉尘的爆炸极限:粉尘质量(g/m3)

 

 

 

 

[展开全文]
伍思源 · 2020-04-15 · 第三章 爆炸 0

1.火灾分类:

a)燃烧对象分类:A、B、C、D、E、F六大类。

A类:固体物质火灾。木材、棉、毛、麻、纸张等火灾。

B类:液体或可熔固体物质火灾。汽油、煤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等火灾。

C类:气体物质火灾。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氢气、乙炔等火灾。

D类:金属火灾。钾、钠、镁、钛、锆、锂等火灾。

E类:带电火灾。变压器等设备的电气火灾等(一定要在带电工作过程中发生的火灾)。

F类:烹饪器具内的烹饪物火灾。动物油脂或者植物油脂等的火灾。

b)损失程度分类:一般、较大、重大、特别重大四类。

         一般   较大     重大     特重大

死亡(人) <3   3≤&<10  10≤&<30  ≥30

重伤(人) <10 10≤&<50 50≤&<100 ≥100

经损(KW) <1   1≤&<5   5≤&<1Y  ≥1Y

死亡人数三和十;(3,10,30)

重伤人数拾伍拾;(10,50,100)

经济损失一五一。(1KW,5KW,1Y)

2.火灾概率:

电气>生活>吸烟>生产>玩火>纵火>雷击

3.热量传递方式: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

热传导:属于接触传导,没有相对的宏观位移。

热对流:属于接触传导,发生相对的位移,冷热流体相互掺混。

热辐射:属于不接触传导,通过电磁波传递热量。

4.热对流对初期火灾的发展起重要作用。通风孔洞面积越大,热对流的速度越快;位置越高,对流速度越快。

 

[展开全文]
伍思源 · 2020-04-15 · 第二章 火灾 0

授课教师

一级消防名师

课程特色

作业(9)

最新学员

学员动态

王海豹 开始学习 第二章 火灾
符芳友 开始学习 第三章 建筑分类与耐火等级
符芳友 开始学习 第一章 燃烧
刘玲3 开始学习 第一章 概述
刘玲3 加入学习